⠀
早年以A股惟一一家專營保健品發起上市的湯臣倍健,則用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全部雙位數增長證明保健品市場的成長性。如果考慮該公司去年因業務調整出現業績下滑的狀況,那麽至少說明保健品市場已經回暖。
要求匿名的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相關企業入局保健品領域看似機會多多,實在困難重重,“一方麵他們沒有成熟的團隊、產品,另一方麵他們也必須麵對在行業內已經紮根的海內外公司的圍剿。安利、輝瑞、無極限和湯臣倍健等品牌識別度已經很高,尤其是保健品消費市場亂象不斷翻新的當下,消費者更願意向品牌靠攏,因此市場契機實際是為有一定品牌基礎的公司而存在的。”
湯臣倍健“範例”
湯臣倍健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3.50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8.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9%和41.5%。公司大單品健力多前三季度增長將近110%;電商業務前三季度實現120%-130%增長,其中主品牌線上銷售增速60%,保持高增速;合資公司健之寶主要由跨境業務促進,前三季度增長良好。另外,線下渠道維持穩定增長。
最近4個月,湯臣倍健共獲得41次機構推薦,全部為買入和增持。
在業績增長和市場關注背後,是湯臣倍健的渠道擴張與轉型的完成。紅刊財經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致電湯臣倍健,對方表示,湯臣倍健從2007年全國7220個線下終端網點,用5年時間即到2013年就已經進入 96 家全國百強連鎖藥店和50多家全國百強商業超市,覆蓋終端達3.5萬多個,複合增長率在27%以上。同時,公司在2012年開始推動“終端精細化管理”項目,從把門店數量作為主要考核指標轉變為同店增長,深度經營渠道。在終端網絡相對穩定的同時,公司預計未來網點的數量年複合增速約為15%左右。
與此同時,湯臣倍健順應移動互聯網趨勢,在重視線下單店質量的同時,嚐試線上業務。不過,從2013年至2016年,公司線上渠道的銷售並不理想,原因是公司線上產品和線下產品高度重合,不利於公司把控產品價格和定位目標消費者。這也為公司2016年業務線調整和業績不佳埋下了伏筆。
2017年,公司陸續推出線上專供QS產品——主要銷售國外進口品牌(自然之寶等授權品牌)和一些細分領域品牌的線上業務,主營麵向年輕消費群體的“每日每加”和針對健身運動人群的“健樂多”子品牌。線上專供QS產品和線下定位於中老年人的產品區分開來,線下線上產品重合度由此下降到80%左右。前三季度電商收入增長明顯,草根調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湯臣倍健在天貓增長超過60%,健樂多(運動營養產品)在天貓增長超過100%。在今年前三季度的23.50億元營收中,湯臣倍健的電商營收為8.63億元,營收占比為36.7%,這比去年14%的電商營收占比多了20多個百分點。
一位要求匿名的私募人士向紅刊財經記者表示,公司經過10多年傳統渠道建設,龐大的終端數量和網格化的終端結構構成了公司一定的市場壁壘。從上市開始至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45.6%,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到47.1%。“在2016年因業務調整遭遇業績斷崖式下滑後,今年已經恢複性增長。
目前,湯臣倍健截止11月9日的公司動態市盈率(PE)為19.22倍。對比在納斯達克上市以生產營養補充品食品的美國優莎娜17.75倍的PE,處於同一水準上。
老齡化+居民收入雙重誘因
數據顯示,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從2009年的不足400億元,發展到2016年已經超過4000億元,7年的時間成長了10倍,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保健食品第二大市場。
通過美國保健品市場發展的經驗來看,推動行業發展主要動力是經濟持續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老齡化人口的增加;其次是國家的監管政策放鬆。CDC谘詢報告數據顯示,對保健品消費,美國 40-59歲人群消費占比從1988年的32.3%上升至2006年的49.7%,60歲以上的人群消費占比從1988年的33.8%上升至2006年的56.3%。美國居民在1980年可支配收入水平超過9000美元/人之後, 可支配收入增速一度達到9%,2001年後在5%左右,而保健品消費保持擴大且向高齡消費群轉移。
2016年,我國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3588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5064美元),以上數字低於美國1980年9000美元/人的水平,但處於較高速增長。
另外,我國每年人均保健食品消費僅為24美元,是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人均消費的1/5、1/7和1/8。要求匿名的私募人士向紅刊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保健品消費都低於美國,“但是收入能力高的年輕人群給長輩購買保健品作為禮品是行業發展的原因,這些年輕人對保健品認識也要高於老年人。”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億人,占總人口的16.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44億人,占總人口的10.5%;其中40-60歲人口占30.75%,大約4.25億人。4月26日在成都召開的2017年全國醫養結合工作會議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說,到202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8%,2021到2035年將是我國老年人口第二次增長的高峰期。
在收入和人口因素以外,備案製則是保健品市場爆發的催化劑。美國膳食營養補充劑占保健品市場規模的64%,美國在1994年改膳食營養補充劑審批製為備案製,刺激該市場連續5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進而進入穩定發展期。
據2016年頒布的《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我國目前實施注冊與備案雙軌製度。以上私募人士向紅刊財經記者表示,“從之前的單純注冊製到現在注冊與備案雙軌製度,政策有一定放鬆,未來隨著行業環境向好,采用備案製全麵取代注冊製,供給端產品將加速推出,市場規模也將隨之加速擴大,增速有望出現提升,從美國的經驗來看,增速有望達到20%以上,帶來兩倍左右的市場空間。”
目前,我國保健品行業仍處於爆發的前夜。部分保健品如維生素、運動營養保持1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
以上私募人士指出,未來保健品行業發展是一個逐漸發展和升級的過程。
本土企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直銷是我國保健食品市場中最重要的銷售模式,占據約60%的市場份額,而直銷大部分市場份額由國外保健品巨頭把控;傳統渠道主要有湯臣倍健、東阿阿膠等本土企業占據。但是對比主要發達國家,如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等,其直銷占比皆低於非直銷占比,日本直銷占比不到30%,美國不足20%。主要原因是歐美國家消費者已經經曆過直銷領域保健品消費意識的培養,再加上自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開始選擇主動通過非直銷的渠道如藥店、商超、電商等購買保健食品。未來,我國市場也將和美日越來越趨近。
對上市公司來說,市場空間夠大,但誰成最大贏家才是關鍵。目前涉足保健品的公司包括東阿阿膠、湯臣倍健、白雲山、華潤三九、西王食品等企業。在主流的直銷市場,湯臣倍健、東阿阿膠、華潤三九的市占率分別為3% 、3%和2%,皆遜於安利和無極限等品牌。
不過,正如湯臣倍健大單品和電商同步推進並取得突破一樣,這些公司都在尋找和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東阿阿膠具有品牌優勢;華潤三九透過旗下子公司快速切入主流保健品市場,並推出紅糖薑茶、薄荷糖、維礦類膳食補充劑、鮮參蜜片等差異化產品,取得一定業績;西王食品2016收購加拿大知名保健品企業Kerr實現雙主業經營,也在線上和線下同時布局保健品業務;湯臣倍健正在進行新產能擴張。
目前,截止11月9日,東阿阿膠PE(動)為25.2倍;華潤三九PE(動)為21.14倍;西王食品PE(動) 為32.41倍。
以上私募人士向紅刊財經記者表示,從上述公司經營保健品領域來看,業務重疊較小,在產品、渠道也是差異化趨勢,這也反映了各家公司要主導一方的企圖心。